勿以事小而擅作主張
原典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譯釋
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做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東西雖小,也不要私自占為己有;如果私自藏匿,就會讓父母傷心。
解讀
小事也要認真對待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告誡我們不要認為壞事較小就去做它,不要認為好事較小就不去做它。同樣,在《弟子規(guī)》中也有這么一句話:“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它的意思是說為人子,哪怕是小事,都應該常常去請示父母,不能夠擅自做主自己去做。如果自己擅自做主,依著自己的性子去做,往往可能把事情做壞,這樣的話就對不起父母,那么為人子之道就虧損了。
這句話告訴我們,為人最好不要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做事,如果要做一件事,就多向自己的父母請示、報告,特別是當自己的思想尚未成熟時,自己的想法和主觀意識往往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如果憑自己的意識行事,就容易造成不好的、不良的后果。當我們能夠培養(yǎng)出這樣一種處處以大局為重,以父母為重,顧及到大局,顧及到父母的心的行事態(tài)度時;當我們不是只任憑自己的主觀臆斷,由著自己的性子而去做主時,這種慢慢修養(yǎng)的心,我們叫做孝心。
《晉書·列女傳·陶侃母湛氏》中有這么一段話:“侃少為潯陽縣吏,嘗監(jiān)魚梁,以一坩鲊遺母。湛氏封鲊及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這句話什么意思呢?
東晉時有個名將叫陶侃,他出身貧寒,但為人厚重,頗有才干,年輕時就當了潯陽縣管理漁業(yè)的一個小官。有一次,他將公家分的魚托人帶回家,送給母親一罐咸魚。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與孟母、岳母、歐陽母齊名,她見到兒子送來的咸魚不但毫無悅色,反而非常生氣,她絲紋未動,將那一罐咸魚原封不動退了回去,并同時寫了一封信責備兒子:“你當了個管理漁業(yè)的小官,就把官府的魚送給我,非但對我沒有任何好處,反而使我為你感到擔憂。”
雖然只是公家的一罐咸魚,但陶侃沒有經過陶母的同意,就私自將其送回了家,在陶母看來,這是非常不應該的事。其一,公家的財物不應該私自據(jù)為己有;其二,陶侃未經陶母同意,擅做主張,乃是不孝之舉。
如果是常常擅作主張做事,就很容易任著一己之私,為著自私自利的企圖而不顧父母和他人,那就失掉了孝道。當我們還不夠成熟時,自己的所思所想總是有所欠妥的,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不免有些偏頗。父母既是我們的長輩,又是我們人生的導師,從他們那里學到的經驗總是有用的,所以,他們的教誨我們要常常記在心里,不要擅自違背。
小不忍則亂大謀,一件事即使很小,如果不夠重視,也容易埋下禍患。就像“一顆馬掌釘毀了一個國家”一樣,越是小的細節(jié)越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即使事情再小,我們也要謹慎,也要征求父母的意見,不要擅自做主。
有一對姐妹倆,在父親過世后與老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兩個人都已結婚成家,但他們不忍心母親無依無靠,獨自居住,便一有空閑就到母親家,幫母親干點雜活,說點閑話,同她聊聊天,以排遣晚年寂寞。
有一天,姐姐買回菜之后正在張羅一桌好飯,妹妹便風風火火進門了,她像是見到了寶貝似的對姐姐說:“姐,我在樓下剛好碰到一個收舊縫紉機的,咱們把媽屋里的舊縫紉機賣掉吧。我看它放在那個地方,除了占地方就是礙事!”
姐姐一邊做飯,一邊回應道:“那怎么行?咱媽不在家。你還是等媽回來再說吧。”
妹妹并不理會,繼續(xù)說道:“這老古董起碼有十多年沒人用了吧,還留著做什么?再說,現(xiàn)在都是買衣服穿,哪里還有人自己做衣服穿?”
姐姐仍有些猶豫地說:“你說的倒是有點道理,不過我看還是等咱媽回來再賣吧。”
妹妹著急地說:“等她回來,人家收縫紉機的都已經走了。來,你過來搭把手,咱倆把它抬下去賣了算了,正好騰個地方給媽買臺飲水機,這樣她以后喝水也方便!”
聽妹妹這么一說,姐姐也放棄了最后的抵抗,說:“這倒也是,可是……”妹妹一把把姐姐拉了過來,說:“你還‘可是’個啥?先別弄了,快點幫我一塊抬出去!我打賭,咱媽肯定同意,你就聽我的吧!”
不久,母親回來了,姐妹倆將賣縫紉機一事告訴了母親,并把賣縫紉機的錢也給了母親。誰知,母親不但沒有接錢,還將兩人大罵了一頓。顯然,對于姐妹倆“先斬后奏”這件事,母親一定是氣暈了,罵完后她淚眼蒙蒙地問:“誰讓你們把它賣了?你們倆真是……”
看到母親眼里的淚水,姐妹倆都嚇了一跳,驚恐地問:“媽,這臺縫紉機是不是還有什么別的用處啊?”
母親坐在沙發(fā)上不住地嘆息,一邊抹眼淚,一邊哽咽地說道:“你們倆還小的時候,咱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買什么都很困難,要憑票買。我和你爸好不容易攢夠了能買一臺縫紉機的‘工業(yè)券’,可是又沒錢買,最后還是東拼西湊,向你大姑大嬸、大伯大媽家借了點錢買的,現(xiàn)在,你爸不在了,我看到了那臺舊縫紉機就想起了你爸,想起了從前雖然苦點但是苦中有樂的日子。你們可好,不吭聲就把它賣了!”
母親的一番話,頓時勾起姐妹倆對往事的回憶,父親的音容笑貌很快在她倆眼前浮現(xiàn)。失去父親,一直是姐妹倆心中永遠的傷痛,母親的話還沒說完,兩人的眼眶就濕潤了。
姐姐終于忍受不住對父親的痛苦思念,趴在床上抽泣,妹妹心頭的傷悲也如潮水般涌來,兩人一把摟住了母親,泣不成聲道:“媽,以后我們再也不惹您生氣了。”
許多時候,在我們看來貌似很小的一件事,在父母那里也許意味深長。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去行事,相反,我們要學會征求他們的意見。征求父母的意見,并不是我們不能自作主張,而是這樣的舉動往往代表著一種尊重和敬畏,表達了晚輩對長輩的敬重。
在與父母相處時,多征求他們的意見,事情雖小,不能不重視,不能不引以為戒。小事不注意,積累起來就將會造成道德上的巨大虧損。
弟子規(guī)精華
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要輕易自作主張,事情雖小,但也要征求父母的意見,這既是對父母的尊重,也代表著自己的一份盡孝之心。
上一篇:努力修學,圣賢可致
下一篇:名望不是靠自我標榜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