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辯體序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論述我國古代文體的專著。明吳訥撰。吳訥,字敏德,號思庵,江蘇常熟入。洪熙元年(1425)任監察御史。《文章辯體》計有內集50卷,外集5卷。此書輯前代至明初詩文,分體編錄,各為之說,“說”的部分單獨輯出,為《文章辯體序說》。作者將文體剖分59類,大凡古歌謠辭、古賦、樂府、古詩、諭告、璽書、詔、冊、制策、露布、表、彈文、論諫、箴、銘、行狀、謚法、碑、連珠、誄辭等,不一一列舉。編輯宗旨本于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力求通過《文章辯體》的范文及《序說》指示寫作各體文章的準則。清人對是書評價頗有微詞,謂“大抵剽掇舊文,罕能考核源委”,實際上其有關古代文學體裁樣式及源流演變的論述頗有參考價值。如在“古賦”一類里,既介紹了賦的來源,又分別介紹了楚、兩漢、三國六朝、唐、宋、元、明各個歷史時期賦的流變。“題跋”條鉤稽考訂簡扼明白:“漢晉諸集,題跋不載。至唐韓柳始有讀某書及讀某文題其后之名。迨宋歐、曾而后,始有跋語……‘跋,取古詩狼跋其胡之義,……故跋語不可太多,多則冗;尾語宜峭拔’”。“贊”條略述從司馬相如作《荊軻贊》、班固修史以論為贊,至范曄更以韻語的過程,謂贊有二體,若作散文,當祖班氏史評,若作韻語,當宗東方朔畫象贊,論述精要。此書有于北山校點本,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初刊,1982年再版。
上一篇:《文學社會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新的綜合》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