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理外之理
與詩學有關的古代文論概念。原是明江盈科提倡的“奇”與“變”的文學創作觀念。語見其《耳譚引》:“理有萬變。理中之理,經而易尋;理外之理,棼而難析。”《璧緯編序》:“夫近世論文者輒稱復古,貴正而諱言奇。然有不奇而可言文者耶! 夫正者文之脈,理從脈而生息變化、時隱時見,時操時縱,時闔時辟,時陰時陽,時短時長,有自然之秀,然后盡文之態,而極虛明之變。”江盈科為公安派的重要作家,萬歷中期袁宏道有意革新詩文,詩集刊行,江盈科輒為之鼓吹,作《解脫集序》云:“要之君才畢竟若會稽之繭,從造化靈幻變出,是謂世間一種最奇之奇。”“最奇之奇”即“理外之理”。江盈科論理強調變,重視“理外之理”。以之論文,他不否認“正”,但要打破以正為唯一的途徑,要“盡文之態”,“極虛明之變”。他還指出,一般人所謂“純正”者,只不過是可笑的“老生腐儒訓詁解經之語”,豪杰之士當“窮心之變,而自見其奇”。其所謂“奇”與“變”即“理外之理”的表現,也即袁中道評他詩文所說的“為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袁中道《江進之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邁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申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