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賈誼論》簡析
蘇軾著。見《東坡全集》,收于《古文觀止》。生于漢文帝時代的賈誼,一生懷才不遇,最后含恨而死。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與屈原并列為傳,后人多為他鳴冤叫屈,抒發個人身世之慨。蘇軾論賈誼,一反傳統見解,認為賈誼作為“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責任在于自身之過。文章指出,賢者如要建功立業,發揮才能,需有“待”與“忍”,即耐心地等待時機。接著以孔子、孟子為例,說明他們盡一切努力向各國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志堅性忍,百折不回。而賈誼則不然。他得志之時,在漢文帝面前表現得過于急躁,“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同時又不能使灌嬰等周圍大臣結成深交,結果遭到失敗。在逆境時,他滿腹牢騷,自傷不幸,哭泣不止,終于中年夭折。賈誼的致命弱點是:“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文章最后說,像賈誼那樣有才的“猾介”之士,君主應加以愛惜,本人則應謹慎行事。全篇正反對照立論,發前人之未發,說理周詳,持論頗有見地。
上一篇:《散文·兩漢·貨殖列傳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赤壁之戰》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