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上之回
漢樂府《鐃歌》篇名。為其十八曲之四。《樂府詩集》列入卷一六《鼓吹曲辭》。《漢書·武帝紀》:“(元封)四年冬十月,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顏師古注謂回中在安定,北通蕭關。唐人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上:“漢武帝元封初,因至雍,遂通回中道,后數出游幸焉。其歌稱帝‘游石關,望諸國,月支臣,匈奴服’,皆美當時事也。”歌辭是為贊美漢武帝靖邊拓疆、臣服外夷的武治功績而作:“上之回,所中益。夏將至,行將北。以承甘泉宮,寒暑德。游石關,望諸國。月支臣,匈奴服。令從百官疾驅馳,千秋萬歲樂無極。”詞為雜言,詩題截取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三謝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東洲草堂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