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白云樵唱》新詩鑒賞
詩別集,四卷,明王恭撰。恭字安中,自號皆山樵,長樂(福建福州)人。隱居七巖山。永樂初以薦為待詔翰林,年六十余與修《永樂大典》,書成授翰林院典籍。
王氏為“閩中十子”之一,其詩宗法盛唐開元、天寶諸家,五律學習王維、孟浩然,頗能得其神髓:“迢遞清蓮宇,云邊事事幽。松花山路晚,鶴夢寺門秋。黃葉僧前落,清泉屋上流。所嗟塵累久,那得此淹留。”(《松寺清秋》)
王詩內容以歌頌國家安定、社會太平和抒發自己終老不遇、枯守山村的憤懣者為多。如《牛上翁》就反映農村生活的平靜:“時既和,年既豐。樂莫樂如牛上翁。短衣半濕楊柳露,長笛吹老棠梨風……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牛飽歸來浩浩歌,江上兒孫雨一蓑。”《唱歌贈別高漫士赴召天京》則反映國家一統、道途安寧的太平景象。
王氏一生潦倒,其苦悶、不滿在其詩中表現得很強烈:“不彈貢禹冠,不結蕭朱綬。幾處移家任轉蓬,半生失路惟耽酒。兔園挾策也徒然,欲逐長沮學種田……萬事蕭然一布衣,白頭夢想故山薇。抱琴欲奏猗蘭曲,目送云天一雁飛。”(《感懷》)
王詩風華跌宕,多韻外之致,律絕多佳句,但有時流于模擬。
王集生前未刻,成化癸卯(1483)南京戶部尚書黃鎬搜羅王恭遺稿,得之長樂黃汝明家,因屬汝明編次,卷末附有林蕙諸人所作《皆山樵傳》等,系刻成后陸續增入者。
常見者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雨村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詩毛氏傳疏》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