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生氣 恃風雷,萬馬齊喑 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27歲中舉人,38歲成進士,但仕宦很不得意。他學養深厚,藝術創造力強,詩歌尤其有名,是近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一。生氣:生機勃勃的局面。恃:依靠。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喑,啞。究:終究,畢竟。天公:造物主。抖擻:振作精神。降:降生,產生。
入選理由:
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而完美的名篇。
詩詞賞析 道光十九年(1839),龔自珍辭官從北京返鄉,然后又北上迎接妻兒,在南北往來的途中,遇事觸景,生出許多感慨。既有對人生的感悟,又有對社會政治的失望。他看到了政治空氣沉悶,人才無處施展才華等現實,于是一邊走來一邊寫,寫出了著名的雜詩315首,真是珠璣滿目,光輝閃爍,留下了詩人對各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后的思想藝術精華。
這是一首思想性突出的社會政治詩,為清朝的形勢惡化提供了“詩史”一樣的輪廓畫面。“萬馬齊喑”,死氣沉沉,朝野上下沒有一點生氣,這是怎樣的社會呀!這樣的社會當然要改變才行。怎么改變?要靠風雷的萬鈞之力才行,也就是說要有社會大變革才行。詩的巧妙之處在于當時正逢作者到鎮江遇上當地人在祭祀雷神,于是就借來用進此詩的創作之中,真是妙手偶得。作者銳利的眼光已經看到了風雷不過是借其力量而已,真正要收到改革的實效,還是在于人才使用的關鍵問題上。所以天行風雷,又仰頭望天公,希望能有改變社會的人才誕生。當然,希望已經誕生但未被重用的人能被重用的思想感情也包含在其中,如作者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顯然作者借此也抒發了對人生遭遇不平的感慨。
詩歌的風格壯美,氣勢磅礴,短短四句,卻有雷霆萬鈞之力,不僅在詩壇,而且在中國文化史上都產生了狂飆颶風般的影響。
上一篇:《李 白·峨眉山月歌》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駱賓王·帝京篇》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