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雨村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二卷,清李調(diào)元撰。調(diào)元見《全五代詩》。
此書上卷論漢代至南北朝詩,下卷論唐至明詩。
本書以詮釋具體作品為主,間亦發(fā)表一些與詩歌有關(guān)的精辟之見。如“古人樂府,非如今人有曲譜而后填詞”,“樂府者,其詞付樂工,其中工尺之抑揚,乃樂工之事”。又如:“今人易言近體……近體限定字數(shù),若非具大手眼,便如印板,何足言詩!故唐律之圣者,間于八句之中,別有五花八門之妙,自成黃鐘大呂之音。”
其解釋分析具體作品多有創(chuàng)見。如漢樂府《隴西行》,釋此者多認為是贊美善于持家之婦女。李氏認為此詩中“隴西”二字是題正面,全詩卻是反射旁擊:“漢武有事于西南,窮兵黷武,隴西男子,無不荷戈從戎,巨室細民莫敢匿。故篇中備言婦人待客,委曲盡禮,以見家中無男子也。言豪富者何無男子,貧窮者豈容燕息乎?夫勞苦疆場,必餐風宿露,今反寫歡樂,其勞苦卻在言外,使后人于無字處默會也。寫隴西以反襯天下,寫豪富反襯貧苦,寫婦人反襯男子,寫閨門反襯邊庭,可悟作文之法。”
其評論《枯魚過河泣》云:“魚已枯,何能泣?人將此渡河,而悔前之不慎,又安得不泣也?夫涉世末流,而此身尚在,猶可及也。偶蹈虎機,名敗身裂,何可及耶?世間之事,受累一番,便為他日受用根本。”
這些都較深刻地揭示了作詩之意,也教人以讀詩之法。
此書收入《清詩話續(xù)編》。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元詩選》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白云樵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