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曲論· 詞謔》新詩鑒賞
曲論,不分卷,明李開先撰。開先見《南曲次韻》。
此書分“詞謔”“詞套”“詞樂”“詞尾”四部分。
“詞謔”共三十五條,以記錄詼諧幽默的散曲為主,亦兼及與戲曲或散曲有關的詼諧故事。有許多散曲涉及社會黑暗面和人類弱點,如諷刺人患得患失,貪財好利,撒謊狂妄,隨風轉舵的散曲收錄了不少。其中“譏貪狠小取者”云“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醉太平》),這種以幽默詼諧出之的諷刺,不僅不流于流滑,反而顯示出作者的睿智和觀察的深入。
“詞套”共三十八條,以選錄評論戲曲、散曲為主,品藻、評論多中肯綮。如言“東籬(馬致遠)蒼老,小山(張可久)清勁,瘦至骨立,而血肉消化俱盡”。頗能抓住馬、張二人散曲的風格特點。
“詞樂”部分記一些戲曲演員軼事。
“詞尾”部分標舉了劉庭信、曾瑞、鄭光祖、喬吉、劉兌等人十二支《尾聲》,說明戲曲、散曲結尾的寫法。作者主張結尾要簡潔有力,含不盡之意。
此書最早有明嘉靖刻本,還有清康熙間陸貽典據也是園藏本的抄本。又名《一笑散》,與刻本略有區別。
常見者有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排印《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王粲集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聲畫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