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人物·韓非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為韓國諸公子之一,雖為王族,卻可能是比較疏遠的一支,因此并沒有進入韓國政界的上層。他曾千里迢迢到楚國蘭陵,與李斯同學于荀子門下。韓非學成歸國,見韓國日漸衰落,數次上書韓王,闡述富國強兵的道理,但韓王不能用。他只好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文章,這就是后來匯集成書的 《韓非子》。韓非口吃,說話很困難,但卻很會寫文章。其思路之清晰、說理之深刻、邏輯之嚴密,在諸子文章中獨具一格。據說,有人將他的書帶到秦國,秦王嬴政讀后,感嘆說: “寡人要能見到作者,和他交游,死也不足遺憾!”正在秦國任宰相的李斯說: “這是韓非所寫的書?!?于是秦王下令進攻韓國,韓王只好派遣韓非出使秦國,秦王非常高興。李斯原來就自以為趕不上韓非,因此生怕秦王信用韓非,自己失勢,就在秦王面前挑撥離間,說韓非是韓國公子,現在大王要統一諸侯,韓非最終會維護韓國的利益,這是人之常情。勸秦王趁機殺了韓非,以免留下后患。秦王聽信了李斯的讒言,就將韓非下獄,李斯便派人送給韓非毒藥,強迫他自殺。韓非要求見秦王一面,卻被拒絕。當秦王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出獄時,他已經飲藥而死。從理論上說,韓非對權謀是非常有研究的,可謂是權謀專家,但最后卻遭人暗算,令人感嘆。其實,韓非正是做了他自己鼓吹的權謀政治的犧牲品。在韓非之前,法家不但在實際的政治活動中大顯身手,而且在理論上也各有千秋,如商鞅的 “法治”、申不害的 “術治” 和慎到的 “勢治”等,都自成體系。韓非的貢獻,是將法治、術治、勢治這三種主張融合成一家,創為一種最新式的帝王術。簡單歸納起來就是,信賞必罰 (法),同時以權術來駕御臣下 (術),并牢牢控制生殺予奪之權,以鞏固其居高臨下的威勢 (勢)。韓非的理論基于他對人性的認識,他認為人性本惡,他將君臣簡化為一種類似買賣者的關系: “君賣官爵,臣買智力?!本贾g是冷冰冰的利害關系,毫無感情可言,故君主不能對臣民講仁義,而必須以最壞的心理來推測臣下,來提防臣下,并不惜以嚴刑峻法來威懾臣下。韓非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如“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等,來結束百家爭鳴的自由局面。這些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被付諸實施。事實上,韓非所謂 “法治”,是地道的法西斯統治,與現代法治觀念完全是兩回事,正如儒家所謂 “民主” (為民作主) 與現代民主觀念 (由民作主) 完全是兩回事一樣。當然,韓非是在為兩千年前的帝王設計統治術,要站在帝王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是理所當然的。
上一篇:文學·文人·韓愈
下一篇:文學·附:語言學·音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