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學·禮節·九拜
古代跪拜禮的九種形式。《周禮·春官》: “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九拜原是祭祀鬼神時的禮節,后來演變為君臣、長幼、尊卑之間的禮節。其中,稽首、頓首、空首是 “正拜”,分別為下對上、平級、上對下的禮節。“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禮,常為臣拜君、子拜父、弟子拜老師、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父母以及祭祀拜神、上墳拜墓等所用。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于地,頭部也緩緩著地,伏在手前邊,著地后且須稽留片刻,故稱稽首。“頓首”是身份地位相等的人之間互用的跪拜禮,動作與稽首略同,只是動作較快,當頭部觸地后就立刻舉起,故稱 “頓首”,俗稱 “叩頭”,后代常用在書信結尾,以示尊敬。“空首” 則用于君上回答臣下,行禮時,屈膝跪地 (古人本來就席地而坐,只要伸直腰身,就成跪姿),先以兩手拱至地,然后頭至手上,因其頭部不觸地面,故稱 “空首”,又稱 “拜手”。其后的五拜是在前三種 “正拜” 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故稱 “附拜”:振動、兇拜、褒拜附稽首,吉拜、奇拜附空首。“振動” 是以兩手相擊,表示哀慟之情,動作象后世的揖拜,但采取的是跪姿。“兇拜”是喪拜,而且是最隆重的喪拜,是為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行的跪拜,其動作是先稽首后空首。“褒拜”則是再拜,“褒”讀為報,報拜就是再拜。“吉拜” 也是喪拜,但比兇拜要輕,是在齊衰不杖 (即一年喪,參見 “五服”) 以下的喪禮中用的禮節,動作是先空首后稽首; “奇拜” 又稱 “雅拜”,是國君在射禮、燕禮時拜臣下所行之禮,動作是屈一膝而拜。“奇” (音基) 是奇偶之奇,就是單數,因此,一稽首或一頓首,也可稱奇拜; 也有將 “奇” 理解為 “倚” 的,這樣 “奇拜” 就成了 “倚拜”,即臣下持節、持戟時的拜禮。最后一拜 “肅拜” 也是一種 “正拜”,但卻是最輕的跪拜禮,此禮惟在軍中使用,甲胄在身,只直身肅容而微微下手以拜;肅拜也為女士常用禮,行禮時屈膝跪地,兩手至地而頭不下。不過,在古代,女士行跪拜禮的時候很少,一般只在婚禮和喪禮時才有跪拜的可能。但這并非出自對女士的尊重,因為跪拜禮是中國古代最隆重的社交禮節,按照“男主外,女主內” 的傳統,女士被排斥在社交活動之外,所以與跪拜禮的緣份也就很少。
上一篇:文學·文體·樂府
下一篇:史學·史籍·書目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