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劉禹錫》鑒賞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自稱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縣)人,因而以漢代中山王劉勝后裔自許。安史亂起,劉父緒率家遷浙避難,劉禹錫誕生在吳郡。唐德宗貞元九年(793)中進士,授太子校書,后升監(jiān)察御史。唐順宗(李誦)即位,曾和柳宗元參與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失敗后,貶朗州司馬,歷連州、夔州、和州刺史。五十六歲時召回洛陽任主客郎中、集賢殿學(xué)士等閑職。因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世稱“劉賓客”。官終檢校禮部尚書。
他與柳宗元在政治上雖受挫折,但在文學(xué)上均獲巨大成就,孚有盛名,時稱“劉柳”。柳宗元去世后,劉禹錫與白居易為詩友,深得白之欽敬,譽為“詩豪”、“國手”,于當(dāng)時詩壇上,并稱“劉白”。他是中唐詩壇上的杰出詩人,又是著名思想家。他雖然貶謫多年,但并不消沉頹唐。其中一些諷刺時政的詩,寫得甚為幽默引人;懷古詩也感情深厚,語言平易而寓意深邃。他的詩歌主要成就在絕句。他還學(xué)習(xí)民歌,寫作民歌,創(chuàng)立了《竹枝詞》、《楊柳枝詞》等耐人吟詠的民歌式新體詩,具有健康開朗的情緒和濃郁地方色彩,頗有影響。他與韓愈、白居易都有親密交往,但他卻于元白詩派和韓孟詩派之間,而卓然獨樹一幟,自成一家。他的詩歌風(fēng)格沉穩(wěn)簡括,風(fēng)調(diào)自然,格律精切。有《劉夢得文集》傳世。
上一篇:《先秦詩歌》鑒賞
下一篇:《先秦詩歌·楚辭·屈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