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喬吉·[雙調]折桂令·荊溪即事·它的格律怎樣》鑒賞
閱讀元曲,也如閱讀唐詩宋詞一樣,對于它們的格律務須作一些了解。以便更好理解元曲的內容與精神。在此,只能對曲的一般知識作一簡要的介紹。
這支小令的宮調,是屬于北曲的[雙調]。這在前邊張可久散曲中已作過介紹,茲不贅述。這里,著重講一下它的曲牌[折桂令]。它又有[蟾宮曲]、[廣寒秋]、[秋風第一支]等別稱。這個曲牌,可以單用作散曲小令,也可用于雙調套曲中,還可以同[水仙子]合為帶過曲。它的字數定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四,共十一句、七韻。也有十二句的,(如趙天錫的《折桂令·長江浩浩西來》等),它的特點是完全擺脫了五七言詩的句法,如七、七句用上三下四句法,不是七言詩的上四下三。句子又可以增減,如在末尾或減少或增加四字句;第二節的四、四、四三句,要用鼎足對等。在演唱時,常以嗩吶或笛子伴奏。
這個曲牌的小令,也有用襯字的,但一般不多用。如喬吉這支小令,只用了一個襯字,即在首句的六字句上加了一個襯了:“問”。
全曲共協七個韻字,一韻到底。即押“家麻韻”部中的家、花、笆、瓦(上聲)、衙(陽平)、沙、鴉等韻。它是按照元曲的規則,而不是按詩詞的格律來協韻的,因此,它可以陰平、陽平和上聲通押。
上一篇:《明代詩歌·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坐覺蒼茫萬古意”》鑒賞
下一篇:《元代散曲·無名氏·散曲四首·曲牌定格與標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