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與社會文化·隋唐五代文學與藝術·文學與舞蹈·民間歌舞
除流行于民間的教坊樂舞外,唐代還有另外幾種民間歌舞。一是具有歌舞戲性質的散樂歌舞,二是在民間風俗活動中表演的踏歌舞,三是巫舞和儺舞。其中流行最廣的是踏歌舞。
“踏歌”是一種群眾最喜愛的歌舞形式,常常數十人拉手,腳踏節拍進行歌唱,以“歌場”為主要的表演場所。又稱“踏謠”、“踏曲”。關于踏歌的描寫亦屢屢見于唐代詩歌。例如劉禹錫《紇那曲》:“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踏歌行》:“新詞宛轉遞相傳。”顧況《聽山鷓鴣》:“踏歌接天曉。”白居易詩:“新聲踏《柳枝》。”“歌踏《柳枝》春暗來。”“柳枝謾踏試雙袖。”路德延詩:“齊聲踏《采蓮》。”這些作品記錄了民歌踏歌風靡各地的盛況,同時說明,踏歌對唐代詩人的創作曾發生重要影響。
上一篇:宋代文學·宋代文言小說·宋代文言小說概說·概說
下一篇:先秦兩漢文學·先秦兩漢文學典籍的歷代訓釋·秦漢文學典籍的歷代訓釋·漢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