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的內容·宋代文言小說·宋代文言小說概說·概說
宋代是中國小說發展的一個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時期。文言小說經過唐代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就,尤其是唐人傳奇的興起,標志著中國小說文體的獨立與成熟。而通俗白話小說在宋代城市豐富多彩的市民說話藝術的滋養中得以迅速成長,以話本的形式開始走向其繁榮的歷程,這“實在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①。宋代的文言小說在唐人傳奇和宋元話本的陰影之下,顯得遜色許多,歷代批評聲不絕。
但平心而論,相對于話本而言,就創作實績來看,宋代的文言小說仍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在北宋初年,宋太宗即位伊始,從太平興國二年(977)開始,就命令文臣李昉、徐鉉、吳淑等12人編纂小說總集《太平廣記》,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即告完成。全書共500卷,分92大類,征引書籍四百七十多種,匯集了上起先秦兩漢、下至北宋初年的志怪、傳奇和各類異聞雜說,有近七千個故事,對宋之前的中國文言小說作了一次總結性的清理,“可以作為小說史上的分水嶺”①。
其次,綜觀兩宋文言小說的創作成果,現存可考的作品篇數,大大超過了唐代。宋人素來喜歡談鬼說異,所以好談論小說,更喜歡閱讀小說,而好著書立說的風氣也促使宋人創作了大量的志怪傳奇作品。其中,尤以南宋洪邁耗費60年心血撰著的《夷堅志》最為驚人,竟達到420卷,凡神仙鬼怪、異聞雜錄、社會時聞、掌故風俗等無不涉及,幾乎是續編了一部《太平廣記》。此書在南宋有多種刻本,流傳廣泛。它極大地提升了宋代文言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而且深入地影響了宋元說話藝術及話本創作,可以說是南宋說話人的一本必備的工作手冊。
再次,雖然歷來多認為宋代的志怪傳奇作品多模仿,少獨創,但多年的發展,仍使它形成了自己鮮明特色,如在傳奇創作上強調“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趙彥衛《云麓漫鈔》) ,在志怪創作方面追慕史傳筆法,力圖傳信實錄,以及宋代小說的通俗化傾向等等,都使得宋代文言小說具有自己獨特的創作風貌。
注釋
①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第四講《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① 浦江清《論小說》,見《浦江清文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柳宗元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學與社會文化·隋唐五代文學與藝術·文學與舞蹈·民間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