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填溝壑
【出典】 《戰(zhàn)國策》卷二一《趙策四》:“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shù),以衛(wèi)王宮。沒死以聞?!笤唬骸粗Z。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p>
【釋義】 人死了要埋于地下,故稱填溝壑。這本是戰(zhàn)國時趙國左師公觸詟的自謙之詞,后遂用以泛指人的死亡。
【例句】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1246)這里用“填溝壑”一語,強烈控訴金兵入侵中原,大量殺死宋朝平民百姓,弄得尸橫遍野的罪行。
上一篇:典故《填烏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外甥似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