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沒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德國現代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斯本格勒撰寫的歷史哲學專著。本書根據卡諾普出版社1962年英譯本轉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收入《開放叢書》(思想文化系列)。全書37萬字,中譯本將原著上下卷合為一冊兩部分,共計21章。第一部分題為“形式與實際”,有1——10章;第二部分是“世界歷史的透視”,有11——21章。作者深受德國思想傳統的影響,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形態史觀,他認為歷史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學,文化是所有過去和未來的世界歷史之基本現象,文化是有機體,都會經歷蔭芽、成長、繁榮、枯萎的過程。作者回顧世界歷史,認為其中有八種自成體系的偉大文化,即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的瑪雅文化、西亞和北非的伊斯蘭教文化以及西歐文化。八種文化的前七種都已死亡或僵化,西歐文化的衰亡也大勢所趨。斯本格勒的文化形態史觀,對西方史學思想影響很大,他提倡在世界歷史范圍內進行整體的比較和研究。還對打破傳統史學狹隘視野有開創之功。由于本書的出版,“西方的沒落”成為歐洲社會激烈討論的話題,推動了歷史哲學的發展。本書思想體系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范疇,突出強調了有機體的生長、死亡規律,反映出宿命論的消極情緒。
上一篇:《西南彝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解釋學與人文科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