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燮
葉燮(1627—1703),清初詩論家。字星期,號已畦,浙江嘉興人,后移居蘇州。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進士。曾任江蘇寶應縣令。晚年定居吳江橫山講學,時稱橫山先生。他的《原詩》是一部有較為完整體系的詩論專著,系統地闡明了詩歌本源、特質、發展流變以及詩人修養等問題的看法,體現了唯物、辯證的文學觀念。提出“詩有源必有流,有本必達末”,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故以《原詩》名書。認為物、我(客體、主體)統一是詩歌創作之本,就被表現的客觀事物(客體)來說,以理、事、情三者來概括,就創作主體來說,以才、膽、識、力四者為最重要。葉燮與當時文壇領袖王士禎同時,而早于沈德潛。因社會地位低微,詩論觀點標新立異,與王士禎不同,所以不與時合。其論著亦未受到應有的注意。近來,葉氏的詩論愈來愈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有《已畦文集》20卷、《詩集》10卷、《已畦詩集殘余》1卷、《原詩》內外篇4卷、《汪文摘謬》1卷。
上一篇:王夫之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
下一篇:王士禛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