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自鄶無譏
【出典】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构橹琛吨苣稀贰ⅰ墩倌稀贰瓰橹琛短啤?,曰:‘思深哉!……’為之歌《陳》,曰: ‘國無主,其能久乎?’ 自《鄶》以下無譏焉。”晉·杜預注:“《鄶》第十三?!恫堋返谑?。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p>
【釋義】 魯國為來訪的吳季札演唱各諸侯國的歌樂。吳季札對鄶國及以下的曹國之歌,因其國小,未予評論?!蹲髠鳌窋⒋耸掠小白浴多敗芬韵聼o譏焉”語。
【例句】 無雙誰似黃郎子,自鄶無譏。(張孝祥《丑奴兒》[無雙誰似黃郎子]1700)這里化用《左傳》語,表示除黃郎子而外,余子無復可道,不值一提。
上一篇:典故《自此都隔塵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走筆揮風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