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湖草堂圖
清·任熊作
絹本設色
縱三五.八厘米
橫七○五.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隱逸”本是為了逃避世俗的紛爭,遠離喧囂的城市,入山林以示與紅塵隔絕。這種文人出世的消極行徑,后來逐漸變成了時尚,要標榜清高、孤介,就必須染上若干隱逸色彩。于是,山林化的莊園、住宅應運而生。畫家也頻頻以描繪山水的興趣來描繪園林。王維的《輞川圖》,開了山水畫園林圖式的先河,此后的園林圖成為山水畫的一個品種,畫家甚至加入了造園的行列,山水畫家與園林的關系極為密切,蘇州的“獅子林”可謂典范。
《范湖草堂圖》卷,是具有較大格局的園林山水圖,范湖草堂不是城市園林,它依范湖,靠岡巒,有湖山之勝的環境,園林的構造就豐富起來,它可以開渠引流、筑堤成湖,可以順著山形坡勢安置景物,借山水的便利使人工和自然結合。
范湖草堂圖
任熊畫范湖草堂,完全是對實景寫照,論任熊的繪畫造詣,應是輕而易舉的,但他并不是依樣畫葫蘆式地作景色的排列,而是有取舍,有詳略。他取宜入畫、賞心悅目的景色詳加描述,舍去與主題、主景無關的旁枝邊節,輔題、次景只作為長卷幾個主景的銜接輕點略寫,匆匆閃過。長長的圖卷在一個俯視的角度徐徐展開,畫家描寫時得心應手,觀者欣賞時也一目了然。卷首水天一角,少許筆墨便已湖闊天遠了,登岸幾步崎嶇,一叢平崗,綠樹映掩、田疇相連,這是園外鄉景。小橋數曲是入園之徑,爾后便是主景了,但見密密匝匝樹林里,屋宇若隱若現,花木葳蕤,曲徑通幽,水榭賞月,小軒觀魚,滿架紫藤,一池綠荷,高柳成蔭,巨松擎天。卷后的景色是石屏下數棟平屋,院落里石凳石桌、珍禽異花,又是一番閑適靜謐的景致。我們可以想見主人在此沐楊柳風,聽芭蕉雨,賞梧桐月,觀梅花雪的輞川、盤谷式的情調,應是心滿意足了。
任熊是晚清極有影響的人物畫家,平時很少畫山水,這樣長的園林山水,也許僅此而已;他的山水畫的技巧,是在人物畫的配景中練就的,免不了拼湊的痕跡,而《范湖草堂圖》卷卻渾然一體,合開有序,主次分明,任熊一定是傾注了大量心力的,在具體的描述上,有靈活巧妙之處,也有機械呆板的一面,畢竟山水畫不是他的專長,但他的努力還是頗見成效的。
上一篇:《五羊仙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山水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