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和鳴圖
清·華喦作
絹本設色
縱一七七.二厘米
橫九七.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清代中葉在揚州賣畫的畫家中,有一位相當杰出的人物,就是華喦。他少年時就從福建僑居杭州。后來由于揚州處在商業繁榮的特殊環境下,各地畫家爭先恐后來此賣畫,華喦也是其中一人,而且他在揚州住了二十年之久,直到晚年才歸返杭垣。華喦屬揚州畫派,但他的畫風卻和“八怪”頗異其趣。他天賦高,才氣橫溢,對詩書畫都精擅。平素重視寫生,力追古法,不論人物、花鳥、山水,都能脫去時習,不求妍媚,自具天然靈秀之趣。所作生動活潑,有兩句話可以概括,即“松秀明麗,雅韻欲流”。莫怪清張庚評他為“近日空谷之音”(《國朝畫征續錄》),是有一定見地的。他在揚州畫派中,是異軍突起、富有才華、極為成功的畫家。他對畫法用筆,追求空靈駘蕩,艷而不俗,這在揚州畫派中,可算是標新立異。他的這種畫風,對后世畫家影響很大,也是中國畫史上不可磨滅的光彩一頁。
翠羽和鳴圖
華喦的花鳥畫,較之人物、山水畫成就尤為突出。這幅《翠羽和鳴圖》,是華喦六十八歲時的作品,也是他花鳥畫最成熟時期所作,雖然尺幅不小,卻畫得神韻天然,秀麗無匹。中間畫一株古柏,垂有凌霄花,兩只壽帶鳥踏枝正振翅欲飛,可說剎那情景,被畫家表現得淋漓盡致,十分動人。下面坡石間有白色月季花一叢,一對白頭翁在枝上互訴衷曲,另一只白頭翁站立石上,作聳尾長鳴的姿態,翎毛畫得松秀生動,富有情致。寫古柏既渾厚又古樸,設色明艷。全幅構圖新穎,格調清逸,雅韻絕俗,不失為華喦花鳥畫的代表作。在畫幅右旁書款一行:“己巳小春新羅山人寫于解弢館”。
關于華喦的卒年,諸書均未載明具體年份,但大都說他卒年近八十,如張庚《國朝畫征續錄》、蔣寶齡《墨林今話》、竇鎮《清朝書畫家筆錄》等。今據從小跟華喦學畫的張四教在華喦歿后十二年追畫的一幅華喦肖像(故宮博物院藏)的題款中,推知華喦逝世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十五歲。這幅畫像畫得認真,刻畫得栩栩如生,大可勝過揚州享有盛名的羅兩峰所繪的金農像和丁敬像。但張四教除此華喦像外,別無他作傳世,惜無可述。
上一篇:《海上三山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金谷園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