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山居圖
元·王蒙作
紙本墨筆
縱一一八.四厘米
橫三六.五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此圖以長松高岑式的空間結構,寫層巒疊嶂、山徑迂回、境界深邃,是王蒙茂密蒼莽、“望之郁然深秀”本色面貌的代表作品之一。
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講:“山水畫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這段話大體上符合我國山水畫發展的實際。王世貞在這里把黃公望和王蒙并稱為元代山水畫變革的代表人物,是很有見地的。“元四家”山水畫化宋人質實為虛靈,變宋人工麗為筆墨逸趣,代表著“宋人重理”到“元人尚意”畫風的顯著變化,成為山水畫風格衍變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時期。而在這“一變”中,王蒙以其豐富而多樣的藝術技巧,滿紙繁密描繪的個性化筆墨程式作為自己的藝術特色。
《夏日山居圖》運用了近似巨然《秋山問道圖》的構圖,但整體氣息上變其莊重樸拙為峻峭靈秀。《秋》圖似玉之光澤內涵含蓄,《夏》軸如金之光芒外露閃亮;前者筆墨沉郁清潤,后者筆墨茂密蒼莽。《夏》圖筆意豐腴中見蒼逸,枯毛中見濕潤,繁線密點中見力遒韻雅,淡干墨的解索勾皴筆法中見深秀蒼逸的情味。
此圖畫法上有兩點很突出:其一,皴擦相間,特別發揮了擦的筆墨效果。擦是在勾皴基礎上用干筆來加強畫面渾厚感和蒼茫感的一種技法。清沈宗騫講:“黝然而蒼者謂之擦。”皴擦結合有助于表現茂密深邃的景物,使畫面郁然松秀,另有一番情趣。清盛大士總結皴擦技法的特點要求時講:“古大家荒率蒼茫之氣,皆從干筆皴擦中得來,不可不知?!辈⒄J為:“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惟荒率乃益見蒼莽。所謂荒率者,非專以枯淡取勝也。勾勒皴擦,皆從隨手變化而不見痕跡,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方是真本領?!?《溪山臥游錄》)其二,點苔技巧。沈宗騫說:“所謂點苔者,施于石之巖嵌巔頂及樹之老干與糾結之處,藉以明顯界限,而蒼然之致而出?!睆耐趺傻淖髌房?這一道最后畫面“總結性”的點子,對表現林巒渾厚的神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明沈顥《畫麈》中曾講:“山石點苔,水泉索線,常法也?!彼偨Y王蒙墨干而筆尖撒開的苔點為“渴苔”。這種“渴苔點”在王蒙這幅暮年作品中表現得最為典型。
詩塘中有明人林瀚題記:“黃鶴山人標格清,胸中丘壑何縱橫。與來捉筆一揮灑,蒼崖翠石煙云生。人家住在山之麓,隱映門墻蔽林木。橫經讀能鼓瑤琴,薰風微動窗前竹?!薄八緲I先生最愛山,無緣長得青山看。時張此圖向高辟,仿佛揚子江天寬。三山林瀚為少司成費先生題?!币浴霸募摇睘榇淼脑剿媽懸獾奶攸c,不僅在筆墨形式上趨于簡率粗略,更在于內在的表達意境觀念的改變,和后來一些文人畫過分強調抒情而輕視造型、流于簡率空泛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由于王蒙能將筆墨形式美和表達內涵達到有機統一的緣故,反映了從宋人以理法為主,以神趣為歸,向元人以簡逸之韻勝前人工麗之作的畫風變格。
夏日山居圖
上一篇:《青卞隱居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葛稚川移居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