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通常十歲始學,孔子自稱“十五志于學”,或認為是“志于道”的自謙。
朱子解此章,尤重志學。志是心有所之。世上事很多,為何定要志學?因為學才是人生的源頭活水。讀書人也很多,卻未必都稱得上志學。
十年一段,則是取個大概數,但表明學問的拓展必須有相當的工夫累積。
“不惑”是知其然,“知命”是知其所以然。“耳順”意味著優入圣域。“聖”字義是通,從耳從口,聲入耳而心通。又過十年,進入化境,“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尚如此過來,何況別人?
上一篇:《吾之于人也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吾友張也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