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吾之于人也章
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毀譽不同于是非。與實情相合,稱是非;不相吻合,過頭了,是毀譽。孔子強調不隨便毀譽人,如果真要稱譽,也應有事實根據,毀人是絕不做的。譽終是讓人好,毀則是讓人壞了。
尤有意味的是“斯民”以下這句話。為什么不毀譽人?因為三代之民就是秉持直道而行的。那古人能如此,今人為何不能呢?因為政治昏暗。人的本質是一樣的,政治的昏暗使人隨口毀譽,虛言枉道。故古人強調,民不可換,可換的是官;土地就是這塊土地,要換的是政府。
上一篇:《君子矜而不爭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