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浪淘沙慢》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晝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正拂面垂楊堪攬結。掩紅淚、玉手親折。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時信音絕。情切。望中地遠天闊。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嗟萬事難忘,惟是輕別。翠尊未竭。憑斷云留取、西樓殘月。羅帶光銷紋衾疊。連環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余滿地梨花雪。
【匯評】
萬樹《詞律》卷一:精綻悠揚,真千秋絕調。其用去聲字,尤不可及。又按此詞各刻俱作兩段,而《詞綜》于“西樓殘月”分段,作三疊,必有所據。
周濟《宋四家詞選》:(“情切”數句)空際出力,夢窗最得其訣。
又:(“連環解”三句)一氣趕下,是清真長技。
又:鉤勒勁健峭舉。
陳廷焯《云韶集》卷四:美成善于摹寫秋景。每讀晏、歐詞后,再讀美成詞,正如水逝云卷,風馳電掣,覺萬匯哀鳴,天地變色。第三段急管繁弦,飄風驟雨,如聆樂章之亂。
陳廷焯《詞則·大雅集》卷二:第二段飄風驟雨,急管繁弦。至曲終覺萬匯哀鳴,天地變色。“恨春去”七字甚深。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美成詞,操縱處有出人意表者。如《浪淘沙慢》一闋,上二疊寫別離之苦,如“掩紅淚,玉手親折”等句,故作瑣碎之筆。至末段云:“羅帶光消紋衾疊,連環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余滿地梨花雪。”蓄勢在后,驟雨飄風,不可遏抑,歌至曲終,覺萬匯哀鳴,天地變色。老杜所謂“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也。
譚獻評《詞辨》:(“正拂面”句)難忘在此。(“翠尊”三句)所謂“以無厚入有間”。“斷”字、“殘”字,皆不輕下。(末三句)本是人去不與人期,翻說是無聊之思。
陳洵《海綃說詞》:自“曉陰重”至“玉手親折”,全述往事。“東門”,京師,“漢浦”,則美成今所在也。“經時信音絕”,逆挽。“念”字,益幻。“不與人期”者,不與人以佳期也。“梨花”無情,固不如“拂面垂楊”。
又《抄本海綃說詞》:“經時信音絕”,是全篇點睛。自起句至“親折”,皆是追敘別時。下二段全寫憶別,上下神理,結成一片,是何等力量。
王國維《人間詞話》:美成《浪淘沙慢》詞,精壯頓挫,已開北曲之先聲。
俞陛云《宋詞選釋》:上闋“垂楊”句以下數語,臨歧與別后次第寫出,其勝處在音節之脆,腕力之勁。下闋以“難忘”、“輕別”四字引起下文。“翠尊”至“敲壺”數語,分六、七層寫來,但見其宛轉而凄艷,而不覺其藻飾堆疊。閏庵亦云:“此七八句作是直寫正面,再接再厲,急管繁弦,聲聲入破矣。”結處梨花如雪,在空際寫怨,而先以“恨春去”句動蕩之。末二句用倒裝法,不著一平率之筆也。
喬大壯批《片玉集》:內轉處為夢窗之祖。“羅帶”句以色彩作提筆。此下內轉,儼然急管繁弦。
俞平伯《清真詞釋》:開首三句,略點別時景物。“南陌”、“東門”兩句,方位似乎迷離,實則“南陌”或系寫實,“東門”則用典,固絕不相妨耳。東門乃長安東門,用西漢疏廣設祖道供帳東都門外事。“脂車”,用《左傳》“巾車脂轄”,言以脂涂車轄也。“拂面垂楊”句,用溫庭筠詩“楊柳千條拂面絲”。“紅淚”句,用唐官妓灼灼以輕綃聚紅淚故事。至“玉手輕折”句,皆瑣瑣述別時情況。下以“念漢浦離鴻”兩句宕開,見得此別經時,信音久斷。著一“念”字,則以前記別況諸句,皆今日轆轤回腸,層層追憶者也。換頭用“情切”二字,直寫眼前心事,更無回互。“望中地遠天闊”以下,沈著之筆。“翠尊”句,用唐詩“雁歸南浦人初靜,月滿西樓酒半醒”,似是描寫酒醒香銷,百無聊賴之情,實則藉此頓挫,故為下半蓄勢。以下“羅帶”、“連環”、“舊香”三折而下,層層追迫,一層一追,一追一緊,文如驟雨飄風,情則淚枯血竭,真有萬玉哀鳴之感。凡詞用入聲葉韻者,其音調多激切悲亢。夏閏庵評曰:“七八句全是直寫正面,再接再厲,急管繁弦,聲聲入破,結句束得住,音節之脆,筆力之勁,無人能及。”蓋的評也。至此則好夢都醒,惟余長恨,“恨春去不與人期”者,正恨人去無情,春來有信,夜色堪憐,空見落花似雪而已。結句落到眼前之景,然用“空余”二字,仍是化景入情,倍覺幽咽不盡。此闋乃純以主體作詞,念者,自念也。嗟者,自嗟也。恨者,自恨也。凡文實寫最難,此詞通體著力,無一懈處,乃正面純寫情格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懷人。自起處至“親折”,皆追述往事。“曉陰重”三句,述曉發時景色。“南陌”兩句,述餞行。“正拂面”二句,述折柳送別。“念漢浦”二句,始拍到現在。以下兩片皆承上,念悵望之深。“嗟萬事”二句,嘆輕別之難忘。“翠尊”兩句,即承述難忘之實。第三片,寫別后之怨情,一氣貫注。所謂光消、衾疊、香歇、壺缺,皆層層深入,如驟雨飄風,颯然而至。“恨春去”二句,總束春去無情,不與人以佳期,但鋪滿一地梨花,使人愁絕。“弄夜色”三字,于前路奔馳之下,忽作停頓,恣態橫生。末句,又暢說,極盡搖曳之致。萬紅友謂此詞“精綻悠揚,真千秋絕調”,確是的評。
【附錄】
方千里《浪淘沙》:素秋霽,云橫曠野,浪拍孤堞。柔櫓悲聲頓發。驪歌恨曲未闋。念一寸回腸千縷結。柳條在、忍使攀折。但悵惘章臺路多少,相思拼愁絕。凄切。去程浩渺空闊。奈斷梗孤蓬,西風外、蔌蔌殘吹咽。應暗為行人,傷念離別。淚波易竭。凝怨懷、羞睹當時明月。煙浪無窮青山疊。魚封遠、雁書漸歇。甚時合、金釵分處缺。謾飄蕩、海角天涯,再見日,應憐兩鬢玲瓏雪。
楊澤民《浪淘沙慢》:禁城外,青青細柳,翠拂高堞。征鼓催人驟發。長亭漸覺宴闋。情緒似丁香千百結。忍重看、手簡親折。聽怨舉離歌寄深意,新聲更清絕。 心切。 暮天塞草煙闊。 正乍裛輕塵,新晴后、汩汩清渭咽。聞西度陽關,風致全別。玉杯屢竭。思故人千里,唯同明月。扶上雕鞍還三疊。那堪第四聲未歇。念蟾魄、能圓還解缺。況人事、莫苦悲傷悴艷色。歸來復見頭應雪。
陳允平《浪淘沙慢》:暮煙愁,鴉歸古樹,雁過空堞。南浦牙檣漸發。陽關歌盡半闋。便恨入回腸千萬結。長亭柳、寸寸攀折。望日下長安近,莫遣鱗鴻成閑絕。凄切。去帆浪遠江闊。悵頓解連環,西窗下、對燭頻哽咽。嘆百歲光陰,幾度離別。翠銷粉竭。信乍圓易散,彩云明月。浙水吳山重重疊。流蘇帳、陽臺夢歇。暗塵鎖、孤鸞秦鏡缺。羞人問、怕說相思,正滿院楊花,落盡東風雪。
上一篇:周邦彥《西平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周邦彥《憶舊游》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