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事父母幾諫章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魯哀公曾問孔子: 子從父命,是否就是孝?臣從君命,是否就是貞?反復問三次,孔子不回答,因為孔子不認同。
孔子以為,孝不能簡單以是否聽從父命來確認,而應該看兒子聽從什么樣的父命。臣從君,更是如此。
父母也會犯錯,故家有諍子,亦是家門之幸。當然,做兒女的勸諫父母時,應該怡色柔聲,也就是“幾諫”。只是人老了,積習重,又身為尊長,兒女的勸諫未必有效。這自然是很煩心的事,但也無奈,只能孝敬侍奉,不去抱怨。這便是親情。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魯哀公曾問孔子: 子從父命,是否就是孝?臣從君命,是否就是貞?反復問三次,孔子不回答,因為孔子不認同。
孔子以為,孝不能簡單以是否聽從父命來確認,而應該看兒子聽從什么樣的父命。臣從君,更是如此。
父母也會犯錯,故家有諍子,亦是家門之幸。當然,做兒女的勸諫父母時,應該怡色柔聲,也就是“幾諫”。只是人老了,積習重,又身為尊長,兒女的勸諫未必有效。這自然是很煩心的事,但也無奈,只能孝敬侍奉,不去抱怨。這便是親情。
上一篇:《事君數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人之過也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