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璧寸陰
【釋義】
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要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表示時間非常可貴。
【出處】
西漢·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唐·房玄齡等人《晉書·陶侃列傳》:“侃性聰敏,勤于吏職……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pú)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將則加鞭撲。”
【典故】
東晉名將陶侃升任荊州刺史后,惹來權臣王敦嫉恨,便將陶侃調任廣州刺史。
那個時候,廣州地理位置偏遠,陶侃上任后,政事較少,整日都很清閑。陶侃卻并不想要這種悠閑的生活,他讓人在院子里準備了上百塊磚頭。每天早上他將這些磚頭搬到屋外的空地上,到了晚上再把磚頭搬到院子里。每天都是這樣,從未間斷過。
衙役們很是奇怪,便問:“大人,每天把這些磚頭搬進搬出的,您不累嗎?您又為什么這么做呀?”
陶侃回答說:“雖然身在南方,但我卻一刻都不敢忘記中原。如果現(xiàn)在懶散了,將來一旦有事發(fā)生,我就擔負不起了。所以一定要用搬磚這個方法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和筋骨。”
沒過多久,陶侃又被調任荊州刺史。荊州公務繁忙,不過陶侃依然保留著搬磚的習慣。有人勸說他要以身體為重,陶侃說:“古時候的大禹,是一個圣人。即便如此,他還是愛惜每一寸的光陰,我們這些普通人更要愛惜光陰才行。所謂‘尺璧非寶,寸陰是金’呀!”聽到他的話,眾人都深受教育。
上一篇:爾虞我詐典故故事|爾虞我詐釋義
下一篇:尾大不掉典故故事|尾大不掉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