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
【釋義】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形容眾多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點。
【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典故】
李陵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員猛將,曾帶著五千士兵北上抵御匈奴八萬騎兵。李陵寡不敵眾,但也奮勇殺傷敵軍一萬多人,最后在彈盡糧絕、后路被堵的情況下,被俘而降。漢武帝聽說后,很是惱怒,周圍的大臣也都紛紛指責李陵無用。只有司馬遷默默地站在一邊,不發表任何的言論。
漢武帝就此事詢問他的意見,司馬遷說:“李陵只有兵力五千,匈奴卻有八萬鐵騎,即便是這樣,尚且和匈奴兵周旋了十幾天,殺傷敵軍一萬多人,李陵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后也是因為彈盡糧絕,又被敵軍切斷了后路,才戰敗而降的。李陵并不是真的投降,而是在尋找報國的機會,他的功勞足以彌補他的失敗之罪了。”
漢武帝見司馬遷竟然為李陵辯解,一怒之下將司馬遷關入大牢。第二年,又有傳言說李陵幫助匈奴練兵,漢武帝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的情況下,殺掉了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朝中大臣杜周為了迎合漢武帝,又誣陷司馬遷誣蔑皇帝,使司馬遷遭受到極其殘忍的“腐刑”。
司馬遷受到這種非人的摧殘后,幾度想要自殺,但回頭又想到,像自己這樣的人死去,在那些權貴眼中也不過是“九牛亡一毛”而已,非但不會有人同情,還會落下笑柄。于是,他忍著莫大的恥辱,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完成了偉大的巨著——《史記》。
后來,“九牛亡一毛”被簡化為“九牛一毛”。
上一篇:九死不悔典故故事|九死不悔釋義
下一篇:買櫝還珠典故故事|買櫝還珠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