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東周列國志
清代歷史演義小說。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原名為《新列國志》。馮夢龍著。清乾隆年間,秣陵蔡元放將《新列國志》增刪補訂,附以序、讀法、夾注及評點,題為《東周列國志》刊行。小說本著“恪守正史”的原則進行藝術的加工潤色,使其成為歷史通俗化的范本,是除了《三國演義》之外,一部較有影響的歷史演義小說。小說展現的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大動亂時代即春秋戰國時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等方面的斗爭情況,描繪了在諸侯爭霸過程中涌現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的膽識謀略和道德風貌,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主要內容是通過對具有時代特征的典型事件的鋪敘,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愛憎情感,對賢明君主選賢任能,改革政治,給予熱情歌頌;對暴虐的君王荒淫無恥,殘害人民,則給予無情的批判。如作品記敘齊桓公開創霸業的過程中,他不計前嫌,重用管仲,并采用管仲的建議,大膽革新,富國強兵,最后成為春秋霸主,表現了一代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和雄韜武略。作者還寫了“衛靈公筑臺納媳”,“齊襄公兄妹淫亂”,“殺三兄楚王即位”等精彩的歷史故事,對荒淫昏庸的君主進行了諷刺和批判。同時小說還記敘了一些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行和智慧謀略,一方面表現出他們舍己為人、抗暴除強的優秀品德,如“信陵君竊符救趙”、“藺相如兩屈秦王”等優秀故事,另一方面也表現出歷史人物在外交、軍事活動中的膽識和智慧,如“燭之武退秦師”、“蘇秦合縱相六國”、“鄭文公掘地見母”等內容。除此以外,小說對謀士說客的活動進行了大量描寫,反映了東周列國時代的人情世態和神采風貌。《東周列國志》在藝術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全書脈絡分明,有詳有略,以時間為序,以五霸七雄為重點,穿插其他小國的歷史,比較全面地概括了東周列國時代的歷史。并能在史實的基礎上加以藝術概括,進行增添潤色,使故事更生動,描寫更細致,人物形象更鮮明,這樣就增加了小說的文學鑒賞價值。
上一篇:小說·三言二拍
下一篇:傳統美德·嚴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