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蔽目
【釋義】
一片葉子遮住了眼睛,便看不到前面高大的泰山。形容被局部或暫時的現(xiàn)象所迷惑,無法看清全貌或者根本的問題。
【出處】
戰(zhàn)國·鹖(hé)冠子《鹖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典故】
相傳,楚地有一個書生,整日無所事事,就想著如何用歪門邪道發(fā)點財。
有一天,這個書生讀《淮南子》時,看到“螳螂捕蟬”這個故事,說螳螂抓捕蟬的時候,會事先躲在一片葉子后面不讓蟬發(fā)現(xiàn)。這樣,借助于樹葉的遮擋,螳螂就很容易捕到蟬。
看完后,書生想:“如果我用螳螂的葉子來遮蔽自己的身體,那別人也就不會看到我了。我就可以隨意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于是,他便去樹林中尋找能夠遮住螳螂的葉子。尋覓半天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只躲避在樹葉之后,準備逮捕蟬的螳螂。于是,他趕忙上前將那片葉子摘下。這時他突然摔了一跤,葉子掉在了一堆落葉之中。
書生無法辨識哪一片是遮住螳螂的葉子,只好將全部的樹葉都帶回家,一片片地嘗試。
他用一片樹葉遮擋在眼前,然后問妻子:“可以看到我嗎?”妻子回答說:“可以看到。”這個書生又拿起另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問道:“可以看到嗎?”妻子如實說:“可以”。于是,這個書生不厭其煩地嘗試,妻子則一遍遍地如實回答。最后妻子忍無可忍,便直接說道:“看不見了。”書生心中大喜,認為自己找到了那片遮住螳螂的葉子。
第二天一大早,書生就拿著這片樹葉前往集市。他一手用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一手去拿商販的財物。顯而易見,他的行為被商販發(fā)現(xiàn),并且把他扭送到了官府。
書生把偷竊的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給縣官。縣官聽了之后,笑得不能自已,他沒想到書生竟然迂腐到這個地步,可謂是“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啊。
上一篇:一發(fā)千鈞典故故事|一發(fā)千鈞釋義
下一篇:一往情深典故故事|一往情深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