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千鈞
【釋義】
鈞:古時候的重量單位,一鈞為三十斤。原意是情況危險得好比在一根頭發上掛千鈞重量。形容情況比較危急。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典故】
漢景帝劉啟即位的第三年,吳王劉濞因不滿削減諸侯王封地的政策,聯合吳、楚、趙、濟南、淄州等地的諸侯起兵反叛。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當時,枚乘在劉濞府中任職郎中,他反對劉濞的叛亂行為,并力行勸阻,給劉濞寫了一封《諫吳王書》,書中寫道:“現在的形勢比較危急,就好比一根頭發上掛著千斤重的物體,上面是無垠的高空,下面又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是極其危險的。在這生死關頭,如果您能夠聽從我的勸告,尚且還可以免除禍患。”
劉濞不聽,執意聯合其他諸侯王叛亂,最后被漢景帝平定。后來,人們根據他的勸諫書,引申出“一發千鈞”這一成語,也作“千鈞一發”。
上一篇:一舉兩得典故故事|一舉兩得釋義
下一篇:一葉蔽目典故故事|一葉蔽目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