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王性酷嗜書,雖寢食間,手不釋卷。……知常州,對客未嘗有笑容。一日大會賓佐,倡優在庭,公忽大笑,人頗怪之,乃共呼優人厚遺之曰:“汝之藝能使太守開顏,其可賞也。”有人竊疑公笑不由此,因乘間啟公,公曰:“疇日席上偶思《咸》、《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覺發笑耳。” ○宋·彭乘《墨客揮犀》卷四
[述要] 王安石(曾封舒國公)酷愛讀書,寢食之間也手不釋卷。他在常州當知州時,在賓客前從未露過笑臉。有一次王大會賓客幕僚,藝人在庭中表演,王忽然大笑起來。人們很奇怪,以為是藝人的表演使知州發笑,重加賞賜。也有人懷疑王發笑可能另有原因,便找機會問了王,王答道:“前幾天在宴席間偶然思考《咸》、《常》二卦,忽然領悟其要義,心中歡喜,不覺就發笑了。”
[按語] 王安石為學之勤,自少即然。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九即記其為揚州簽判時讀書達旦事。
[事主檔案] 王安石(1021—1086) 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慶歷進士。初知鄞縣,有治績。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主張變法,未被采納。神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上《本朝百年無事劄子》,陳述北宋開國至今各項制度弊端,闡明必須改革,與神宗意合。熙寧二年(1069),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推行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等新法,由于保守派強烈反對,新政推行迭遭阻礙。終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荊公。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所著《字說》、《鐘山日錄》等,多已散失,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兩種,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上一篇:《臧否過當 禰衡》
下一篇:《舍官取園 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