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
閱讀提示
釋義:比喻死心眼,不懂變通。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別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問題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他有一把祖傳寶劍,傳到他手中已是第五代了,寶劍還嶄新鋒利,因此他十分珍愛這把寶劍,常常劍不離身。
有一次,他出門遠行,就隨身佩帶這把寶劍上了船。在船上無事,他便拔出這把寶劍,在手里玩賞。突然,一陣風吹來,船身猛地一搖,他差點摔倒,寶劍脫手滑落到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勸他快撈。但那楚國人不慌不忙,他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個記號,說:“這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這個楚國人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寶劍,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地說:“寶劍分明是從記號這里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說道:“船已經走得好遠了,寶劍沉入了水底是不會跟著船前進的,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寶劍呢?”
知識小窗
近義詞:按圖索驥、膠柱鼓瑟、墨守成規。
反義詞:通權達變、隨機應變、相機行事。
造句:面對新問題,如果總是想用老辦法去解決,就和刻舟求劍沒什么區別了。
成語接龍
刻舟求劍→劍膽琴心→心花怒放→放龍入海→海闊天空→空口無憑→憑空捏造→造謠中傷→傷筋動骨
上一篇:成語《初出茅廬》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功虧一簣》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