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釋義
意為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后面正要吃它,常用來比喻目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隨之而來。
出處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故事
莊周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一天,他到雕陵栗樹林里游玩,看見一只長相奇異的鵲正從南方飛來。這只鵲的翅膀展開有七尺寬,眼睛周長有一寸,從莊周頭上飛過后停棲在一棵栗樹上。
莊周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鳥啊!翅膀寬大卻飛得不快,眼睛很大卻看不清東西。”于是,他拿著彈弓拎起衣服下擺,輕輕地走了過去。
莊周直到走至近前,才發覺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來,一只蟬正臥在濃密的樹陰里,美美地啜吸著露珠,完全忘記了自己;蟬后的樹葉中,有只螳螂正藏在那里,準備偷襲這只得意忘形的蟬,螳螂全神貫注地看著眼前的食物,也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危險;而那只從莊周頭上飛過的異鵲亦只看見前面的螳螂,幾乎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莊周看到這里,猛然醒悟,自言自語道:“唉!物與物互相加害,這是因為兩物類之間互相招引、貪圖所致。”說罷,他便收起彈弓,反身走了。
上一篇:成語《落井下石》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覆水難收》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