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時名,徒為架上觀美,牙簽①錦軸②,裝潢衒曜,驪牝③之外,一切不知,謂之無書可也。其一,廣收遠括,畢盡心力,但圖多蓄,不事討論,徒涴④灰塵,半束高閣,謂之書肆可也。其一,博學多識,矻矻⑤窮年,而慧根⑥短淺,難以自運⑦,記誦如流,寸觚⑧莫展,視之肉食面墻⑨誠有間矣,其于沒世無聞,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運,古人猶難之,況今日乎!
(《五雜俎》)
注釋①牙簽——用象牙制成的書簽。②錦軸——指古書函套裱以有花紋的絲織品。③驪牝(lipin)——外表。④涴(wo)——玷污。⑤矻矻(kuku)——勤奮不懈的樣子。⑥慧根——佛家語。指天賦的聰明才智。⑦運——運用。⑧觚(gu)——古代寫字用的木板。寸觚莫展,是指對于學問毫無發揮。⑨面墻——面對墻壁什么也看不見。
賞析按一般常理而言,一個人不好名,不好利,唯獨好書,這似乎還是有見識的。但好書竟然成病,則只有像謝肇淛這樣的知名藏書家、文學家能夠窺破其成病之由。雖然時過境遷,他所批評的時弊到今天仍然很有價值。
這絕非套話。記得一張小報上登載的類似笑話的一則新聞:某君新婚,室內裝飾、家具都極為新潮,尤惹人注目者乃一合金鋼質書柜里一列列耀眼的豪華本精裝書,此君還對賀喜的諸友夸耀說,我最喜歡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莎士比亞的這一套。其不學無術、信口開河,徒為自己招恥惹笑還洋洋自得,豈不令人為之悲哀!此君之好書真可謂謝氏批評的“浮慕時名,徒為架上觀美”的當代代表人物了。他對書的所謂愛好,不過是裝點門面,借以賣弄。此種人真是“謂之無書可也”。
至于害了“畢盡心力,但圖多蓄”為上之病者,同樣不懂得好書之真義。好藏書乃是為了多讀書。就像一位名人曾說過的,如果一個人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一樣。這是表明一個人靠自己的直接經驗獲得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世界上中外古今一切有價值的好書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每個人都必須通過閱讀來獲取間接的知識,以增長見識。如果只求藏書多多益善,但一律束之高閣,并不問津,這和時下賣酒的宣傳廣告倒頗為合拍,所謂“醉不在酒,醉在擁有”。只要酒買得越多,不喝似乎也就醉了;同理,只要擁有的書越多,不讀似乎知識也有了。這豈不真正成了“書肆”!
當然,讀書不是目的,讀了要消化,更要運用、發揮,所以謝氏對第三種人的批評就更深刻。這種人真好書,也真讀書,且“矻矻窮年”、“記誦如流”、“博學多識”,不可謂不用心也。此種人雖和淺陋不學者有別,但不能運用,更說不上有創見,不過是記了一肚子死知識的活書柜,于世又有何補益?謝氏本人既是好書的藏書家,又是有真才實學的學問家。他于閱讀中自有獨特的體會。他的《<金瓶梅>跋》,其觀點之新穎、論述之全面,可謂同期作家評《金瓶梅》的權威之作。道學家們都將《金瓶梅》嗤為“淫書”之時,他卻稱道其為“稗官之上乘,爐錘之妙手”,贊賞其對世事能“窮極境象,駴意快心”,對人物之描寫則“不徒有其貌,且并其神傳之”,足見其功力與膽識。謝氏一生好書,讀書,著書立說,時有創見,所以他不僅能批評好書的時弊,更能根據自己的切身體驗提出“知而能好,好而能運”的十分有見地的觀點。
全文不到二百字,但能層層深入揭出好書之病,并提出不要死讀書的精辟見解,且用詞精當、生動,三種害好書病者的特征活現。這正是謝氏博覽群書,功底深厚又能運用自如獨抒己見的表現吧!
上一篇:《跋姚平仲小傳》原文|賞析
下一篇:《答梅客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