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化龍筇
【出典】 《后漢書》卷八月二下《方術傳·費長房傳》:“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
【釋義】 傳說,東漢時,費長房從壺公學道,未成而返。長房被遣騎竹還家,竹杖遂化為龍。后世常用作詠仙術的典故,也借以詠竹。
【例句】 ①紅錦石邊憐一派,老張巖上戀群峰。時得化龍筇。(張繼先《望江南·次元規西源好韻》其五761)這里以化龍筇喻指竹子,敘寫登山所見景色。②筆端元自有雌黃。疑是化龍蜚到、葛仙旁。(朱晞顏《南歌子》[影落三秋月]1752)作者友人有詞詠歌姬所作壁間畫竹。此詞為次韻之作。句中用費長房事借以比喻畫竹。
上一篇:典故《化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喚不回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