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都門秋思
清組詩名。七律。黃景仁作。見《兩當(dāng)軒集》卷一三。都門,指北京。乾隆四十年(1775),作者北上至京,翌年,又接家眷來京。但京城居大不易,作者科場失意,疾病纏身,家計艱難。乾隆四十二年秋,作者登臨城門,黃昏遠眺,感慨萬千,遂賦此組詩。共四首,以原列第二首最為傳誦一時。詩曰:“五劇車聲隱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全家都在風(fēng)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詩中通過對自身窮愁潦倒境遇的形象描繪,表達了不滿現(xiàn)狀的憤懣,也揭示了所謂“乾嘉盛世”社會生活的真象。詩意沉郁頓挫,語句哀痛,字字辛酸,幾令人不忍卒讀。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以這段話評論黃景仁此詩十分貼切中肯。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都人士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重訂李義山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