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旗亭
【出典】 《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漢·褚少孫補曰:“霍將者,本居平陽白燕,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為臣言。”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西京賦》曰:‘旗亭五里。’薛琮曰:‘旗亭,市樓也。立旗于上,故取名焉。’”唐·李賀《開愁歌》:“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杯酒。”(見《全唐詩》卷三九)
【釋義】 漢代有市樓,稱旗亭。唐人以旗亭稱酒樓。宋詞中的旗亭亦指酒樓,當(dāng)是因酒樓懸旗之故。
【例句】 ①笑筵歌席連昏晝,任旗亭、斗酒十千。(柳永《看花回》[玉戚金階舞舜干]18)這是說晝夜筵宴,不問酒價。②家近旗亭酒易沽,花時常得醉工夫。(晏幾道《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沽]239) ③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周邦彥《鎖窗寒》[柳暗啼鴉]595)這是說向酒樓買酒,與酒友同醉。
上一篇:典故《敲缺唾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杞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