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匠挑著一顆開滿了白花的樹,走過我們的門前,向我們說:
“先生,這是梅樹,你們要么?過幾個月可以結(jié)這樣大的梅子。”花匠說著用手這樣比了起來,我們仿佛看見像瑪瑙一樣的累累的梅子。
“真能結(jié)梅子那才有趣!”鳳說。
“不結(jié)梅子看看梅花也是好的。”我說。
這樣的結(jié)果,梅樹便種到我們小園的中央,代價當(dāng)然是很賤的。
五六尺高枝枒扶疏的樹干,細(xì)小丁香一樣的白花,肥短的綠葉,它雖然并不是孤山林處士所鐘愛的梅妻鶴子,但我們的園里卻突然的增了光輝。
“這是什么樹喲?”鄰家買菜歸來的主婦這樣向鳳問。
“結(jié)梅子的梅樹。”鳳說。
“喲,那么,有梅子吃了。”
“結(jié)了請你們吃。”鳳得意的說。
我誦著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的詩句,心里雖一面希望著梅子真能成熟到金黃,一面又擔(dān)心著梅雨時的郁悶。
有一天。
現(xiàn)在已記不起第一個說這句話的是誰,總之是有一天,有人突然這樣對我們說:
“噲,你們受了騙喲,這不是梅樹,這是李樹喲!”
“梨樹?雨打梨花深閉門的梨樹?”我們驚異了。
“不是梨樹,是桃李的李樹。”
“你自己不要弄錯了,花匠說的是梅花樹。”
“你們不相信,你們等著看好了,看將來結(jié)成的果子是梅是李。”
說的人隨即又舉出了證據(jù),說梅花和李花有怎樣的區(qū)別。我們大家不開口,都等著未來的事實的證明。
果然,過了不多時,街上白糖梅子的喊聲已經(jīng)到了我們耳中,我們樹上問題中的僅有的十幾粒果子還只有鈕扣大小。梅?李?我們自己也不能決定,但我們都說果子的成熟總有早遲。
不可掩隱的真實終于暴露了,十幾粒營養(yǎng)不良的果子又凋落了幾粒,等到結(jié)成有半寸對徑的時候被剩下四粒,四粒毫無問題的苦李。
“怎樣?是梅子還是李子?”
“這花匠太可惡!其實何必一定要說謊,難道說是李子,我們就不買了嗎?”
話雖這樣,但我們從此對這顆李樹總有點不大喜愛,而旁人問到這顆樹的時候,我們也總有點趑趄,仿佛不愿將受騙的經(jīng)過使旁人知道。
不知是土地不良,還是秋的勢力已經(jīng)活動的原故,半月來這顆樹的樹葉漸漸枯萎,生了許多毛蟲,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幾枝枯干。
“原諒它吧!不論它是梅是李,它的時代總已經(jīng)消失了。”看了它這可憐的情狀,我忍不住這樣說。
我能原諒李樹,但我不能原諒那騙人的花匠!
(1933年上海現(xiàn)代書局《靈鳳小品集》)
賞析了解葉靈鳳,人們多從他的寫性心理的小說,或褒或責(zé),各說其理。但人們頗少論及他并不醉心談性、情趣雅致、詩意濃郁的小品。《家園紀(jì)事》作為《靈鳳小品集》的開卷第一篇就別有雅趣。
作品寫一個花匠把一棵開滿白花的李樹苗,當(dāng)作梅樹賣給了作者的家園,栽在小園中央,枝干扶疏,白花馨香,綠葉可人,不僅使小園添了光輝,還給主人許多詩興,使人想起結(jié)廬西湖孤山,植梅畜鶴,泛舟湖上,有“梅妻鶴子”雅事的宋代詩人、隱者林逋。但是,突然有人說它不是梅樹,而是李樹。大家熱情便冷了不少。待到花謝果生,果然結(jié)了四枚苦李子,此刻熱情全沒了。以致秋天時,由于樹木失去管理,樹葉枯萎,生了許多毛蟲。
這是一段并不奇特的平凡生活故事,也許作者真的遇見過這樣的事,也許是尋求一種寓意,讓人們從中悟出一點“平凡”以外的哲理。這一時難斷定的揣摩,在文章結(jié)尾給了我們一點破譯密碼的消息:“我能原諒李樹,但我不能原諒那騙人的花匠!”
讀了這段話,我們好像有點懂了。原來不管是梅,是李,還是梨,都是美的。梅,給人那么多飄逸之想;梨,不也一樣使人想到“雨打梨花深閉門”的詩趣嗎?即是李,不也可以想起李白“托蔭當(dāng)樹李”《送魯郡劉長史遷弘長史》),白居易“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長恨歌》),辛棄疾“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鷓鴣天·代人賦》)等詩詞名句嗎?李有何罪?這種心理,葉靈鳳用非常隱晦的鋪墊交代過了,但須留心發(fā)現(xiàn)。文中有下面三句話:“不結(jié)梅子看看梅花也是好的。”“梨樹?雨打梨花深閉門的梨樹?”“這花匠太可惡!其實何必一定要說謊,難道說是李子,我們就不買了嗎?”這些話是作者的意見,這些意見強調(diào)欣賞藝術(shù),并非功利活動,而是超越利益觀念的藝術(shù)情趣,是藝心生出的品賞自然的高情雅趣。與這見解相反的是花匠和“我”之外的一般人。花匠,賣的是花樹;他想的是怎樣用巧舌騙人。從而賣出花樹換得金錢;道義他自然談不上,美之心也更沒有。至于其他人,初對梅樹熱情萬分,卻不能因為是李樹,也同樣喜愛,其美之心是受到功利目的的嚴(yán)重干擾了。如果一開始買的即是李樹,那情景便可能大不相同。總之,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是花匠,終遭辱受屈者是李樹。“原諒它吧!”
這樣看來,《家園紀(jì)事》是一篇寓意深致的小品,它使我們想到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與鑒賞,想到通常的人情物理,如果把它僅看作對童年故園花草的回憶紀(jì)實,那也會辱沒了它的。
上一篇:《白馬湖之冬》原文|賞析
下一篇:《憔悴的弦聲》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