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血灑芳枝
【出典】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嶲周,子規也。”《注》:“夜啼達旦,血漬草木。”按:子規即杜鵑。唐·李山甫《聞子規》詩:“斷腸思故國,啼血濺芳枝。”(見《全唐詩》卷六四三)
【釋義】 舊傳,杜鵑鳥通宵啼鳴,吐血染枝。唐人李山甫《聞子規》詩有“啼血濺芳枝”之句。
【例句】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陳人杰《沁園春·問杜鵑》3078)這里化用唐人詩語,借問杜鵑為何灑血不歸寄托自己“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的苦衷。
宋詞典故·血灑芳枝
【出典】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嶲周,子規也。”《注》:“夜啼達旦,血漬草木。”按:子規即杜鵑。唐·李山甫《聞子規》詩:“斷腸思故國,啼血濺芳枝。”(見《全唐詩》卷六四三)
【釋義】 舊傳,杜鵑鳥通宵啼鳴,吐血染枝。唐人李山甫《聞子規》詩有“啼血濺芳枝”之句。
【例句】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陳人杰《沁園春·問杜鵑》3078)這里化用唐人詩語,借問杜鵑為何灑血不歸寄托自己“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的苦衷。
上一篇:典故《血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血流漂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