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羊杜
【出典】 宋·蘇軾《蘇軾詩集》卷二《襄陽樂》詩:“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舊題宋·王十朋注:“子仁曰:‘羊祜、杜預皆鎮襄陽,有德政。’”
【釋義】 羊杜為晉代名將,羊祜、杜預的合稱,他們先后鎮守襄陽,均有政聲。宋詞中常用本典詠襄陽長官。
【例句】 ①馬上弓刀成底事,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李曾伯《賀新郎·辛亥初度自賦》2804)作者鎮守襄陽,詞中借羊祜、杜預為襯托,自嘆功業不如前賢。②峴山幾載無人顧。幸如今、剪除荊棘,掃清飆霧。換得東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數。算人物、須還羊杜。(姚勉《賀新郎·送易子炎運干之任》3094)這里用本典切合襄陽,暗以羊祜、杜預比擬對方,對他寄予厚望。
上一篇:典故《羊曇悲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羊祜登山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