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掩鼻出東山
【出典】 《晉書》卷七九《謝安傳》:“時安弟萬為西中郎將,總藩任之重。安雖處衡門,其名猶出萬之右,自幼有公輔之望,處家常以儀范訓子弟。安妻,劉惔之妹也,既見家門富貴,而安獨靜退,乃謂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參見“為蒼生”條。
【釋義】 謝安未出山時,認為出仕必不可免,但他對此又鄙夷不屑,故而回答其妻時掩鼻而語。
【例句】 富貴暫饒先手,晞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毛滂《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674)這里暗以謝安比擬對方,認為他不急于富貴,但終將獲得大用。
上一篇:典故《掩耳竊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晏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