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晏子
【出典】 《史記》卷六二《晏平仲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釋義】 晏子,即晏嬰,春秋時曾為齊相,名顯于諸侯。
【例句】 他日功名,晏子堪為比。(楊無咎《蝶戀花》[昔在仁皇當極治]1185)這里舉晏子以比對方,祝美他日后將位顯名揚。
宋詞典故·晏子
【出典】 《史記》卷六二《晏平仲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釋義】 晏子,即晏嬰,春秋時曾為齊相,名顯于諸侯。
【例句】 他日功名,晏子堪為比。(楊無咎《蝶戀花》[昔在仁皇當極治]1185)這里舉晏子以比對方,祝美他日后將位顯名揚。
上一篇:典故《掩鼻出東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晏子狐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