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腰金拖紫
【出典】 《隋書》卷一一《禮儀志》:“印綬,二品已上,并金章,紫綬;三品銀章,青綬。三品以上,凡是五省官及中侍中省,皆為印,不為章。”參見“金紫”條。又,唐·白居易《哭從弟》詩:“一片綠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見《全唐詩》卷四三九)
【釋義】 金,金印;紫,紫綬。秦漢時為丞相與太尉、太傅、太師的服制。魏晉之后,二品以上高官亦授金印紫綬。故以“腰金拖紫”或“腰金”作為高官的標志。
【例句】 ①天憐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滿。(蘇軾《菩薩蠻》[天憐豪俊腰金晚]304)這里以“腰金”作為當上高官的標志。②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縣君相與。(黃庭堅《晝夜樂》[夜深記得臨歧語]414)這里用“腰金拖紫”喻指那個男子將來要當上朝中的顯官。③有腰金新寵,晝錦榮觀。(晁端禮《雨中花》[倦貳文昌]421)這里恭維那位“東藩”最近受到了升官晉爵的封賞。
上一篇:典故《腰跨金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腰間劍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