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行年七十
西漢寓言小說。劉向撰。原載《新序》卷五《雜事》。劉學林、遲鐸選注《先秦兩漢寓言選萃》錄入。作品敘寫有關楚丘不服老的故事。楚丘先生七十多歲,披著皮衣,用繩索作衣帶,來見孟嘗君,想快步而行,但因年邁,不能如愿。孟嘗君說:“先生老了,年紀大了,您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呢?”楚丘先生說:“唉!怎么說我老了呢?想要讓我去追趕馬車?扔石頭、跳越障礙?追逐麋鹿,同虎豹搏斗?那我早已死了,哪里能活到老?!你要我言辭莊重去應對諸侯嗎?你讓我判斷難明的事理,決定遲疑不決的問題嗎?那我正是健壯的時候,有什么老呢?”孟嘗君遲疑不決地離開座席,面有愧色。這則故事告訴人們,在人才選拔上,老年人是不可缺少的方面; 他們還可以為國出力,對國家的作用很大,人君應該尊敬和任用他們。老年人經歷過千辛萬苦,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只要使用得當,就能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為國為民作出貢獻。楚丘年已七十,倘若讓他橫刀躍馬,馳騁疆場,或是奔跑斗豹,顯然力不從心,難以達到目的; 反過來,把他放在另一位置,即謀政,出謀獻計,解決疑難問題,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因為有著豐富的經驗,可謂見多識廣,計謀多。一貫以愛惜人才、善養食客出名的孟嘗君就忽視了這一問題。當楚丘步履蹣跚來見他時,孟嘗君流露出不在意之狀。看來孟嘗君的人才觀及用人方式不免有些偏頗。小說長于通過語言、外貌來刻畫人物,形象頗為感人。如對楚丘先生的描繪刻畫,先給人以外貌的直覺印象,“披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欲趨不能進”,勾畫出老態龍鐘,不講衣著,緩緩前行的老人形象。但人不可貌相,隨著對其富有說服力的談話的描寫,楚丘的老練沉著、充分自信、善于言辭的性格特征被表露無遺,終使孟嘗君“逡巡避席,面有愧色”。
上一篇:《秦漢·劉向·螳螂捕蟬》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袁廓》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