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腰跨金魚
【出典】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銀袋,以防召命之詐,出內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飾袋。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賜魚。天授二年,改佩魚皆為龜。……中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郡王、嗣王亦佩金魚袋。景龍中,令特進佩魚,散官佩魚自此始也。景云中,詔衣紫者魚袋以金飾之,衣緋者以銀飾之。開元初,駙馬都尉從五品者假紫、金魚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緋、魚袋,五品以上檢校、試、判官皆佩魚。……當時服朱紫、佩魚者眾矣。”參見“玉帶金魚”條。
【釋義】 唐宋時代官銜,往往有紫金魚袋之名。此制始于唐高宗時,當時三品以上官員服紫,佩金符,刻成鯉魚形,謂之金魚。后遂以“腰跨金魚”作為詠顯官的典故。
【例句】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蘇軾《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329)這里作者認為:即使當上了腰懸金魚的高官,也不過是人生一場夢中的點綴而已。
上一篇:典故《腰纏騎鶴揚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腰金拖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