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東南形勝》簡介|介紹|概況
宋詞篇名。柳永作。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云云。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輿地紀勝》云:“范蜀公(鎮)嘆曰:‘仁宗四十年太平,鎮在翰苑十余載,不能一語歌詠,及于耆卿詞見之’”。清徐釚《詞苑叢談》云:’柳耆卿與孫相何為布衣交,孫知杭州,門禁甚嚴,耆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詣名妓楚楚曰: ‘欲見孫相,恨無門路,若因府會,愿朱唇歌之,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中秋夜會,楚楚婉轉歌之,孫即席迎耆卿預坐?!苯袢撕埔?“全詞概括了錢塘江的狀觀,西湖的清景和杭州的繁華景象;作者也用欣慕的語氣來描繪上層社會的豪奢竟逐、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宋詞選》)沈祖棻說:“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贊美柳詞,說它‘音律諧婉,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這一論點有助于對此詞的理解。有人認為,這類描繪太平景象的詞‘沒有什么意義可言’。但封建社會歷朝出現的短期太平景象,也是有其物質基礎的。其物質基礎就是由于廣大人民的斗爭,生產力獲得某種程度的解放,又由于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才創造了豐盈的物質財富,太平景象的出現才有可能。我們從對這些描寫太平景象的作品中,正可以看出廣大人民偉大的創造力和他們為祖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作出的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宋詞賞析》)夏承燾、盛弢青說:“這是獻呈錢塘官長孫何之作,所以不免用恭維應酬的話作結。” (《唐宋詞選》)靳極蒼認為“全是客觀實際,全無阿諛痕跡?!?《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以鋪敘手法描寫杭州的“形勝”與“繁華”,層次分明,酣暢淋漓,分合變化,首尾圓合,章法嚴密。
上一篇:《望岳·岱宗夫如何》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望海潮·洛陽懷古》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