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瓢閑掛
【出典】 東漢·蔡邕《琴操》卷下《河間雜歌·箕山操》:“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shí)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dòng),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據(jù)《平津館叢書》本)
【釋義】 傳說堯時(shí)高士許由隱居山中,用瓜瓢飲河水,飲畢掛瓢于樹。此事遂用作詠隱士的典故。
【例句】 山能招隱,一瓢閑掛煙樹。(張炎《壺中天·客中寄友》3497)這里用“一瓢閑掛”自述隱逸情懷。
上一篇:典故《一瓢自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瓣海南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