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賀又見其《烏棲曲》,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 事亦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舊唐書·李白傳》、《新唐書·李白傳》、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
[述要] 李白(字太白)從四川初來長安,住在旅館中。秘書監賀知章知道李的聲名,先去看他。先為李的容貌所驚奇,再請出示作品。待讀李的《蜀道難》,還未讀完,就屢屢贊嘆,稱李為“謫仙”,解下腰間金龜換酒,與李歡飲大醉。以后幾乎天天見面,李由此聲譽大盛。賀又念了李的《烏棲曲》,再三吟誦贊賞,說道:“這詩可以使鬼神下淚了。”
[按語] 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序稱:“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詩云:“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可證孟棨所述。《唐摭言》則云賀知章謂李白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唐魏萬《李翰林集序》、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皆曰賀稱李為“謫仙人”、“謫仙子”。
[事主檔案] 賀知章(659—約744) 唐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圣進士,官至秘書監。后還鄉為道士。工書法,尤擅草隸。其詩今存二十首,多祭神樂章和應制詩;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回鄉偶書》、《詠柳》傳誦頗廣。
上一篇:《論《逍遙游》 王羲之 支遁 孫綽》
下一篇:《詩賦斑竹箸 劉基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