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瓢自樂
【出典】 見“一簞瓢”條。
【釋義】 孔子弟子顏回,賢德而貧窮,用竹器吃飯,用瓜瓢飲水,仍然心情愉快。孔子對此曾加以贊美,“一瓢自樂”遂被后人用作稱美寒士安貧樂道的典故。
【例句】 ①何如醉逢傾國,春到一瓢顏。(鄧肅《訴衷情·送李狀元三首》其三1109)這里以顏回借指李狀元,意含稱美。②人不堪憂,一瓢自樂,賢哉回也。料當(dāng)年曾問,飯蔬飲水,何為是、棲棲者。(辛棄疾《水龍吟·題瓢泉》1894)這里引顏回事,點出瓢泉命名之旨。③一瓢飲。人問翁愛飛泉,來尋個中靜。繞屋聲喧,怎做靜中境。(辛棄疾《祝英臺近·與客飲瓢泉……》1940)這里用“一瓢飲”字面,敘述與客飲于瓢泉。④一瓢飲水曲肱眠,此樂不知年。今朝忽上龍峰頂,卻元來、有此甘泉。(張炎《風(fēng)入松·酌惠山泉》3514)這里用顏回瓢飲事描繪自己的生活,借以襯托對惠山泉水的稱美。
上一篇:典故《一牛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瓢閑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